高邑新媒体

中信建投:美棉牛市面临终结?郑棉走向何方?

2022-08-31 14:11:02

wordpress网站定制 https://www.zsxxfx.com

  本轮美棉牛市独立于国内棉花市场运行,在去年新疆籽棉抢收后,国内棉花已经见顶,但海外棉花市场出现了供需两旺的局面。因东南亚防疫政策放松,逐渐脱离防疫限制的影响,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和疆棉禁令的负面影响开始逐渐在国内市场被放大,且因去年三季度以来新疆籽棉抢收抬高棉纺原料成本,国内多地出现新增病例,防疫压力逐渐加大,叠加煤价上涨,限电限产政策加剧,导致多地纺织重镇开工负荷难以有效提高,国内棉纺织外贸订单呈现外流趋势。东南亚在承接棉纺织订单的同时,印度巴基斯坦等主流产棉国却出现严重减产情况,对美棉等外棉进口需求上升,进一步加剧了海外棉花供需矛盾,引发了本轮海外棉花独立上涨行情。

  不过,目前美棉一度突破150美分整数关口后持续回落,从行情驱动来看,以美棉为代表的海外棉花市场正在经历供需状况走向边际宽松的过程。

  高棉价对产业链的负反馈正在体现。作为疆棉禁令的受益方,当下东南亚棉纺织产业链对全球高棉价的抵触正在加剧。随着美棉一度突破150美分高位,越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的纺织业开工负荷出现了显著下降,同期相比不及去年水平。此外,作为全球棉花主要出口供给,美棉签约数量出现了连续多周的环比下降,从签约国结构来看,棉纺产业疲软的中国依然占据主要买家地位,其他进口国采购相对弱势,作为棉纺中转加工国,越南棉花进口量从去年12月开始萎靡,连续两个月低于过去五年最低值,今年累计进口量仅为58.72万吨,落后于去年同期水平20.07%。

  印度棉花减产的事实正在被充分反馈。受到本年度印度棉花种植面积下降7.8%和天气扰动的影响,印度棉花出现明显减产。从印度棉花协会公布的上市进度来看,截止4月底,21/22年度累计上市量471.73万吨,落后于去年同期水平17.5%。减产事实和东南亚棉纺产业国订单暴增形成共振,印度国内棉花价格成为本轮海外棉花牛市的龙头。不过,随着多家机构进一步调整对印度本年度产量预估,USDA从去年9月展望中的620.5万吨调减至5月预估的555.2万吨,较去年实际产量下降7.61%,CAI从去年10月展望中的612.22万吨调减至5月预估的550.17万吨,较去年实际产量下降8.32%。一定程度上说明,减产的事实基本已经成为盘面明牌,虽然预估减产幅度小于上市进度的落后幅度,但价格的暴涨也侧面price in 了这个事实,尽管后期两家机构均有可能继续调减对本年度印度棉花产量的预估,但对盘面影响有限。

  南半球棉花等待上市,供需矛盾进一步减弱。截止5月28日当周,巴西棉花总的收割进度为0.9%,去年同期收割进度为0.4%。巴西CONAB五月发布报告,本年度巴西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增加16.9%,预计产量将恢复到282.01万吨,同比增加19.5%。但增产幅度能否兑现值得关注,目前巴伊亚和马托格罗索州旱期延长,再加上马托格罗索州5月中旬出现霜冻,市场认为实际产量有一定下调空间,但仍高于去年水平。

  短期海外市场驱动整体偏空,是否意味着美棉牛市的终结?尽管下游消费数据整体滞后,但从数据而言,欧美终端消费市场的需求依然在释放,体现在美国棉纺织品进口量维持季节性高位水平。截止3月底,美国服装累计进口金额达2706.43亿美元,同比增15.81%。短期需求的整体驱动依然存在,价格回调后可能引发实际需求方采购动力,而on call未点价销售合约依然处于同期较高水平,逼仓基础依然存在,美棉短期进一步向下的空间可能有限。

  但站在长期视角,全球棉纺织品消费见顶回落趋势不改。在全球棉花消费量存在天花板的大前提下,近期逆全球化现象依然在加剧,通胀压力令未来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将进一步削弱未来棉纺织品消费量。叠加全球新季棉花增产预期,纺织原料价格回落的大趋势依然未被打断。

  对于郑棉而言,短期从内外价差来看,国内棉花估值严重偏低,棉纱的成本优势逐渐体现。近期随着上海复工复产进行中,产业将修复悲观预期,在产业链原料低库存状态的状态下,补库动力值得关注。但产业链成品高库存状态未改,轧花厂临近还贷期限,等待期货反弹进行卖出套保。短期虽然抗跌,但反弹空间也比较有限,所以笔者预计就短期跌幅而言,海外美棉要大于郑棉。中长期趋势跟随全球大环境变化,但笔者认为,疆棉禁令的负面影响可能继续存在,承压的背后,内弱外强的局面可能给予郑棉更大压力。

(文章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文章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高邑新媒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