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邑新媒体

1980年,有人检举华国锋三个问题,纪委书记黄克诚:照查不误

2022-09-19 11:32:01

途虎养车IPO,流血之后如何造血? - 新浪财经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共在国内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面对这种转变,毛主席一直是非常清醒的。建国后针对很多干部被腐化,贪财滥权等问题,毛主席及时发起了整风运动。

自此,他一直要求国家的干部们,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同时,中央还积极鼓励民众反映干部的问题,后来还成立了纪委等机构,专门负责对干部的监察工作。然而,纪委这种监察机构,注定不是一般的工作,它往往会遇到很多的困难。

1980年,纪委部门突然收到了三封举报信,工作人员看到这三封信后,被信中的内容震撼到了。他们一时不敢处理,于是就找到了纪委书记黄克诚。

当时,黄克诚作为纪委书记,他有许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比如对于一些干部的平反工作,还有就是对干部的监察工作。可这一次,工作人员送来的三封信,分量可不一般。

因为,这三封信都是检举华国锋的。华国锋当时刚刚处理完四人帮的问题,此事让他在党内威望极高,后来他又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等要职。

偏偏此时,有人写了三封信要举报他的问题。这件事确实很难办,毕竟被举报的人是华国锋同志。黄克诚是老革命家,他见过太多的事情,得知这三封信都是检举华国锋的,他立即查看了信中的内容,想看看对方指出了哪些问题。

这三封信,分别指出了三个问题:

第一,华国锋在视察江苏的时候,地方上搞起了戒严,这就导致当地群众的日常出行受到影响。

第二,华国锋在党校作报告发言后,他坐过的椅子居然被送到博物馆里珍藏起来。

第三,成为领导人后,华国锋的老家便要给他修建故居等纪念建筑。

看到这三个问题后,黄克诚并没有选择无视,他立即给出指示,要求纪检部门严查到底。面对黄克诚的这个做法,底下的同志们都有些不理解。毕竟黄克诚本人与华国锋的关系并不一般,他们俩人很早便认识了,后来又曾一同在湖南搭班子。

只是,黄克诚在庐山会议后受到批判,自此长期被批斗。华国锋则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中央的认可,并一路升迁。

华国锋清算四人帮后,他积极为受到迫害的干部们平反,他首先就想到了老上司黄克诚,不仅帮他平反,还极力推荐黄克诚主持纪委部门的工作。

就这样,黄克诚才得到平反,重新回到中央部门工作。因此,在很多人眼里,黄克诚似乎不应该这么做,即便不考虑华国锋的身份,他需要考虑到俩人的关系。

那么黄克诚为何要这么做呢?其实,黄克诚非常了解华国锋的性格,他自然不认为华国锋会存在这些问题。正是有对老友的信任,他才会坚决要查下去。

因为这种事情,被人指出后,就必须要严查澄清。否则的话,就容易产生更多的变故,对华国锋和中央会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况且,监察工作本来就是纪委的职责,无论对方是谁,都应该受到监察。

因此,黄克诚坚持要查下去,此事令华国锋非常欣慰。事实上,华国锋确实没有犯这些错误,比如像在江苏出行期间发生的事情,华国锋得知后非常生气,专门批评了地方政府,告诫他们不要犯此类的错误。

至于他的椅子,以及老家在建的故居,华国锋得知情况后,立即让人将椅子从博物馆里搬了出来。而所谓的故居,其实跟他没什么关系,只是他哥哥在当地建房子,由于俩人的关系,就被传成了是华国锋的故居。

由于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哥哥的房子只能停工。黄克诚为了严谨,专门派人到了地方上了解情况,又从华国锋这边了解了情况。最终他们才能确定华国锋没有问题,这次的事件,并没有对华国锋与黄克诚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

反而由于此次事件的澄清,华国锋以身作则强调干部作风问题,更令大家信服。黄克诚在此次事件中铁面无私的处理,让人们对纪委的工作更加放心。

黄克诚在党内一直有着极高的威望,他能有这样的影响力,与他铁面无私的行事风格,以及极强的工作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困难,但黄克诚依旧初心未变,始终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国家大事,这点确实令人非常敬佩。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高邑新媒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