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2 14:42:02
常州的市中心有个路桥市场,专门卖衣服的。这样的市场,大抵在国内的每个城市都会有这几个。
在10年之前,假如你是一个衣着朴素,面相憨厚的人,如果你在这个市场的某个商铺里问了某件衣服的价位但最后没有成交,那这个商铺的老板就敢追着你骂。如果要是一个怯生生的小姑娘,那结果怎样还真不好说。
至于说买的衣服,今天买明天就发现质量问题,那你只能自认倒霉,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办法。
在16年之前,假如你节假日在合肥火车站下车,然后想打个车;又或在淮河路步行街逛一圈后,回家时不想挤公交,想打个正规的出租车,那对不起,要么你走到五站路外的距离等等看,要么你等到后半夜。否则你就坐那些黑车,至于价格——大概比正常价格贵三到五倍这样,而且还没有任何安全保证,经常会发生一些恶性案件。
一五年的时候,合肥的一张出租车营运证值一百多万,当时一张证可以在合肥换两三套房。那时候的出租车司机那是相当的拽,至于什么开车绕路,出言不逊这种事那是比比皆是。坐车能不能愉悦,大多都是靠运气的。
在马云他们没有出现之前,消费者所遇到的问题远不只是买衣服和坐出租。
比如在一些小乡镇,可能你跑遍所有的商店,你都买不到一节正宗的南孚电池、或一袋飘柔洗发水,这就是当时的消费环境。
在当时,普通消费者几乎在所有领域都属于弱势群体,想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可谓困难重重。
但现在情况几乎完全变了,消费者真正站在了上帝的位置。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才会导致这样的改变出现?
答案其实清晰可见。
当某宝出现后,商家就开始变得和颜悦色起来,也开始明白顾客是上帝这个道理了。一个小小的差评就能让商家头疼不已,这让消费者在没有第三方介入的情况下,第一次有了制衡商家的手段。
同样,在某滴出现后,黑车就消失了,出租车司机也变得和颜悦色起来。
我说的这种转变,很多人应该都经历过。
可以说,中国商家和消费者的关系,几千年来第一次有了质的改变。消费者终于站起来了。
这就是资本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事实上如果不是种种限制,资本还能给我们带来更多。
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里“资本”这个词不再是邪恶的象征,而是繁荣的体现,属于一个褒义词。但这几年却不一样了,“资本”又再一次变成了万恶之源,什么坏事都可以归咎为资本的问题。
但如果把过往和现在做个对比就能发现,在我们这个社会把一切问题归咎为资本的错是何其荒谬!这不过是一种转移仇恨的策略。
相反,我们这个社会不多的进步只能靠这些战战兢兢的资本来推动。所以,请珍惜那些“资本家”吧!